查看原文
其他

杨贵庆:城市空间多样性的社会价值及其“修补”方法

2017-11-22 杨贵庆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杨贵庆 YANG Guiqing


The Social Value of Urban Spatial Diversity and Its Repair Methods


摘要

城市空间多样性的本质是社会结构多样性,而社会结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态链多元稳定的特征,是不同人群社会需求的真实体现,反过来又赋予了城市空间多样性的社会价值。城市修补给予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原有的不足之处一次进行修改并完善的良机。


背景与意义

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促进了大规模人居空间环境的建设。在巨大的发展成就之外,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城市空间模式单一、规划建设粗糙、空间形态概念化、形式脱离地方文化性、功能偏离使用人群等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需要对建成空间开展“城市修补”,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重视提升空间的品质和场所意义。


2 文献溯源与理论认知


2.1 城市空间的社会性 


城市空间的社会性决定了“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和分布。我们把“城市社会空间”定义为:城市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集体行为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特征是“人的行为(社会性)在地理上(空间性)的对应关系”。城乡规划学则重点研究这种地理上的分布特征对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要求,以及对城市社会多样性和文化传承所带来的影响。

 

2.2 城市空间多样性的社会价值

 

城市空间多样性的本质是社会结构的多样性,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态链多元、稳定的特征,是不同人群社会需求的真实体现。

 

“社会生态链”的多元结构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城市文明的进程和产业类型的发展及其职业人群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产业类型的丰富性导致了从业人员的多样化,使得不断集聚的产业类型和职业人群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也使得城市土地的使用类型和空间类型具有相应的特征。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促进了城市的魅力增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多元发展,又反过来吸引更多人将城市作为目标居住地。

 

社会生活的丰富性需要多样性的城市空间来承载,社会阶层的多元化要求城市空间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来承载社会活动。城市空间以多样化的形态承载了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及其社会活动,从而为社会人群活动提供属于他们的空间场所,并实现不同人群之间的交往。而这种人群活动的内容本身又进一步构成了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

 

2.3 城市空间的社会公平

 

城市社会空间和“社会生态链”理论,揭示了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即城市空间所对应的使用对象。由于在一个特定的城市内部,城市空间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特定类型的城市空间因为有了相应的使用者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排他性。因此,城市空间使用权利的公平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平的本质。

 

综上所述,应把对城市空间的社会性、城市空间多样性的社会价值,以及城市社会空间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的思考,作为当前开展“城市修补”的理论认知。只有基于上述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修补”,才能避免仅对城市的物质空间进行表面的清理和美化。并且应当把城市既有空间的历史性、人文性、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切实地提升规划对社会民生的服务质量。那么,基于社会价值的“城市修补”规划设计方法包括哪些方面呢?

 

3 基于社会价值的城市空间“修补”方法

 

3.1 加强对既有城市空间特征的调研和价值评估

 

城市空间形态的多样性是社会生活多样性的物质表达。“城市修补”应加强对城市空间现状的调研和价值评估,谨慎对待既有城市空间的现状特征,深入了解其使用状况,深刻领会其社会价值。尽可能采取更精细的对策,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规划策略,反映并尊重社会生活多样性的内涵。

 

3.2 注重城市传统街区空间“斑块”的保留和功能转型

 

传统街区的空间“斑块”应受到重视。在“城市修补”的策略上,宜采用多样化、渐进式改造和更新的方式,遵循审慎的原则。

 

3.3 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总体规划布局,体现公平原则

 

“城市修补”以公平原则为指导来布局城市公共资源,从城市的整体层面优化、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布局。公平原则还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城市修补”应修补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交通及步行廊道的连接,从而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以便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

 

3.4 慎重对待原有城市支路网结构的保留和改造

 

支路网是构成城市道路系统的“毛细血管”,它不仅对城市交通的有效运行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载体。“城市修补”的策略,应慎重对待原有城市支路网结构的保留和改造,从而使城市的社会活动具有较好的承载空间,而城市各类公共空间可以通过支路网系统实现较好的可达性。

 

3.5 鼓励某些特定街区土地性质兼容与混合使用

 

从历史发展来看,土地使用的功能分区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土地混合使用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客观反映,也是承载多元社会结构的物质环境基础。在“城市修补”中应采用功能混合的方法,在土地使用性质兼容的原则下形成多样化开发的策略,从而满足多元社会结构的需求。

 

3.6 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化

 

“城市修补”应充分结合现状城市空间的肌理、格局,采用不同的方式,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化,从而服务于不同的社会人群。 “城市修补”的策略,应当针对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而加以“修改”和“补充”。

 

3.7 增强对建成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

 

“城市修补”的策略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应充分重视城市物质环境中既有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尽可能对其加以保留和改造完善,提升其物质环境品质,在“微更新”的改造过程中修补更小尺度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在规划新建的城市用地时,应合理地布局小尺度公共空间的用地,为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3.8 提升公共空间的认知

 

城市公共空间特色是吸引人们参与户外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色既源于景观美学及环境的舒适度,也来自物质空间表象下的文化内涵。 “城市修补”应通过规划方法加强并提升公众对公共空间的认知,提升场所的特色和社区的记忆;应谨慎地对待城市空间的历史遗存,传承地方文化特色,并体现特色的唯一性,如展示当地历史文化事件中名人的雕塑等;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以创新性的规划设计,增加空间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因地制宜,赋予城市公共空间以时代内涵和景观环境特色。

 

3.9 在综合考虑交通影响的前提下打破封闭式围墙

 

积极的街道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载体。“城市修补”的策略应注重街道空间的活化。在综合考虑交通影响程度的前提下,基于居民参与,尝试打破那些大地块、大街坊中居住小区的封闭式围墙,通过精心设计,“修补”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休闲、交往、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对市容、环卫的日常管理,维护好设施与环境卫生。当然,这一“修补”方法将涉及诸多因素和各种利益团体,包括地方政府的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邻近居民等,因此,需要开启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行动。

 

3.10 引导当地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决策

 

参与规划过程的建议及其决策,是社会各方体现其利益诉求的最好途径。 “城市修补”的策略应当加强规划过程和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积极开展社区规划,培育社区精神。

 

4 小结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多样性的本质,也是城市“社会生态链”的物质载体和空间诉求。在当前开展“城市修补”的实践中,规划师应通过深入的分析、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加强对既有城市公共空间价值的综合评估,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总体规划布局,注重传统城市空间“斑块”的保留和功能转型,慎重对待原有城市支路网结构,鼓励特定区域土地兼容与混合使用,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化,增强对建成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提升公众对公共空间的认知度,并在综合考虑交通影响的前提下打破封闭式围墙,活化街道空间。此外,在“城市修补”过程中,还应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社区规划的决策,培育社区精神,从而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做出时代贡献。


*本文为删减版,原载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刊《城乡规划》杂志2017年第3期。



导读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海南省三亚市作为试点城市,大力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本期《城乡规划》的专题栏目围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即“城市双修”)的规划设计策略及方法展开, 选取了九篇论文,其中研究“生态修复”的有五篇,“城市修补”的有一篇, 还有三篇是对两者的综合研究。因三亚是中国第一批唯一的“城市双修” 试点城市,本期特别突出以三亚为例的实践研究主题(占五篇),以期借鉴三亚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生态修复”的目的在于为城市健康活力运作提供必要的生态安全格局, 同时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序的生态空间结构。 “生态修复”关乎的“天、地、人” 三才的共同系统, 其研究的对象生态系统是处在“道”化之下,秉“天”滋养,受“人”关照,属“地”范畴,这种理念将“山、水、林、田、湖” 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而“生命共同体”必然有生命同构的复杂性特征, 明确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之下众多的影响因子,量化提取潜在的自组织复杂性现象及其运行规律,使其空间演变明晰化,是基于客观规律提出良性“生态修复”方法的基础,此过程也是对“天人同构” 的深入解读。


“城市修补”着眼于城市建成区,基于更新、织补理念“修补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其目的是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是对“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外向发散,因此不同人群的社会需求是研究的导向。


本期主题文章反映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实践思路的思想指导和技术指引,特别讨论了三亚“城市双修”工作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目前城市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存在种种的“城市病”问题, “城市双修”工作的实施对象堪称“复杂巨系统”,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提出解决“城市病”的思路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关文章

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地区规划应对—以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规划为例

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开启三亚城市发展新征程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会刊投稿”

获取在线投稿链接


想与协会合作,就请点击”阅读原文”留下联系方式吧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